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日本侵华罪行的心理文化根源》开题报告会在厦门举行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   点击量:

2019年12月28日,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华侨大学心理文化学研究所在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G203室共同举办了凤凰木学术沙龙第12期:《日本侵华罪行的心理文化根源》开题报告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新生教授,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吴光辉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尚会鹏教授、陈文寿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及本次课题主持人游国龙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范强老师、李继高老师、贾永会老师,以及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由课题的主持人游国龙教授,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思路、前期研究成果、研究框架以及课题申请过程中的困难。游教授指出,在本项课题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侵略行为的划分是否科学;第二,相关概念界定比较模糊;第三,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本项研究相对粗糙。

第二项议程是与会专家针对游教授的介绍予以点评。首先是,来自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新生教授,他给出的建议是该课题最好是立足心理文化学的角度来做更好,他指出有两点需要关注之处,第一是要关注日本被歧视者的心理,王教授在此举了两个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其一是日本电影《寅次郎的故事》在日本受到欢迎的原因,其二是南京大屠杀中的第6师团与第16师团所犯罪行背后的原因探究;王教授指出的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点是对他者的恐惧,日本历史上长期将中国作为参照系,即“他者”,在中国这个“他者”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日本人所产生的恐惧感。

其次,华侨大学尚会鹏教授指出本项课题的题目和研究内容缺乏一定的相关性,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题目中的侵华罪行,在本项研究中表现不明显,罪行也难以界定。针对课题中,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尚教授指出这个体系是一种大的家元体系,同西方的国际体系相比,大东亚共荣圈缺乏现代国际体系的规则。基于以上几点,尚教授建议将大东亚共荣圈同西方国际体系相比较,并且对家元组织的基本原理在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体现进行研究。

再次,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指出,日本侵略的主体并不一定是日本人,还包括朝鲜人和台湾人。并针对本项课题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对日本对暴力行为进行一个宏观全面的整理,尤其是对于重点事件的整理,全面了解日本到底犯下了哪些罪行。第二,从中心—边缘论的角度出发,梳理日本的心理文化结构,解读日本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再到和魂美才的一个发展过程。第三,对于当下日本否定战争罪行的意识以及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接着,华侨大学陈文寿教授提出,日本历史观的摇摆导致对自己国家定位的模糊。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国际体系是中国古代华夷秩序的一种演变。华侨大学的范强老师则指出,日本的侵华罪行包含一定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偶然因素剔除。李继高老师指出,关于本项课题中提出的同化中国人的假设,他认为国际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日本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这种国际体系,也是对战争与和平的一种呼应。此外李继高老师还提出疑问,日本在构建国际秩序的过程中,怎样将其推行的强迫手段合理化?华侨大学的贾永会老师,从大众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日本通过战争建立的国际秩序,本国认为这是一种属于自己的正义秩序。因此我们要跳出日本的思维,做批判性的研究。

在会议的第三项议程专家讨论环节中,吴光辉教授指出日本的文化心理是扭曲的,结构性的且无法被改变的。尚会鹏教授指出,要重点分析大东亚共荣圈的特殊性和日本心理文化有哪些渊源,日本之所以建立这样的国际体系是缘于对自身国家地位的焦虑。王新生教授,也指出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相契合的重要性。

最后,本次凤凰木学术沙龙第12期暨《日本侵华罪行的心理文化根源》开题报告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了帷幕,会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合照留念以及会餐。本次开题报告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讨论热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一次成功的学术活动。(文:周伊倩,摄像:姚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