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团队 -> 正文

张建立 心理文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发布日期:2018-06-23  来源:   点击量:

张建立,男,中国国籍,所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主要简历:

1989年9月-1993年7月内蒙古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学士

1993年9月-1996年3月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6年4月-2000年3月日本京都里千家学园茶道专门学校、茶名:宗建

2000年4月-2003年3月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文学博士

2003年4月-2003年12月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生

2004年1月-200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008年12月-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2014年6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日本文化;日本国民性

主要论著:

一、专著

1、《茶道と茶の湯�日本茶文化試論�》,淡交社2004 年。

二、译著

1、日本里千家茶道家元千宗室著《茶之心》,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三、合编

1、《日本茶道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四、论文

1、“平安時代から鎌倉時代における製茶”,载《芸能史研究》第 155 号,日本芸能史研究会 2001 年 10 月。

2、“室町時代における茶園と製茶”,载《立命館文学》第 574 号,立命館人文学会2002 年。

3、“日本茶道浅析”,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5期。

4、“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意义——以茶道为例”,载《日本茶道论》()。

5、“从茶道看中、日、韩文化的变迁”,载《世界社科交流》2005年第32期。

6、“涩泽荣一经济思想述评”,载《日本研究论集 2004》(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004年日本文化现象浅析”,载《日本:2004》(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中日吃茶法的比较”,载《世界中的日本文化——摩擦与融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9、“日本的亚洲战略的演变”,载《日本: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10、“日本国民性研究的现状与课题”,原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6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K5《世界史》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1、“新《教育基本法》与宗教教育政策”,载《日本:2006》(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12、“从社会事件看‘罪己’意识”,载《日本:2007》(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13、“从‘内部告发’看日本国民性”,载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4、“中国における「清明上河図」研究の現状と課題”,载《風俗絵画の文化学》(思文閣出版2009年)。

15、“从游戏规则看日中两国国民性差异——以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为例”,《日本学刊》2009年第1期。

16、“日本国民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载《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17、“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振兴”,载《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革与文化建设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8、“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感情模式特征简论——以‘侘茶乐境’与‘孔颜乐处’为中心”, 《日本学刊》2009年第6期。

19、“鸠山内阁东亚共同体构想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从集团缔结原则的视角”, 载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五、翻译论文

1、源了圆著《幕末日本通过中国对“西洋”的学习-以接受〈海国图志〉为中心》,载于源了圆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3 思想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关根秀治著《试论儒家思想对茶道文化的影响》(赵德宇主编《日本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日本里千家茶道家元千宗室著《茶道的做法规矩的意义》(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4、仓泽行洋著《珠光的参禅传说》(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5、川胜平太著《茶的文化与文明》(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6、川嶋将生著《京都町人的行乐与茶》(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7、筒井宏一著《怀石料理的历史》(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8、熊仓功夫著《茶道论综述》(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9、关根秀治著《日本禅林的易学研究与饮茶》(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10、谷端昭夫著《茶道史研究的历程和展望》(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11、小锻治宗伸著《茶道与禅》(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12、小市宗敬著《茶道具的组合搭配与季节感》(收录于《日本茶道论》)。

13、北野宗道著《利休居士的教诲与灰形》(收录于《日本茶道论》)。